世界中国电子杂志正文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> 读书

学生必读新书《重生》看看环境描述怎么写

2020年05月20日 20:58 来源:《世界中国》杂志  作者: 王虹

  我上学的时候觉得记叙文最难写,偏偏作文的要求往往都是写记叙文,虽然字面上说文体不限,但诗歌、散文一般还是不能写的。

  记叙文就需要描写,描述东西乍听起来是最简单的,其实却是最难。

  无论是人物、环境还是事件的描写,都要具体、准确,这就要求对其有一定的了解,至少不能乱说。

  同时要掌握好分寸,描述多了容易形成流水账,太繁杂又会使读者失去兴趣。

  生动也是必需要素,增添文章的可读性,还不能失去描写的目的,是铺垫还是衬托。

  随着年龄的增长才慢慢明白,那些看似朴实无华的描写里蕴含着多少深刻的内容,那些简单又饱含情感的文字往往是作者生活沉淀的积累。

  翻开梁晓声老师的《重生》,章章读过,被教科书式的环境描写所折服。书里的故事是非传统的民族气节,但并没有太过于难懂的文字,精彩部分值得提取出来编入教材供学生们借鉴和学习。

  (一)

  “1944年秋季的一个下午,天高云淡,太阳看去很沉,如同灌满血浆,却又不那么情愿西坠。国家满目疮痍,哀鸿遍野。”

  “红得接近着血色的高粱,一片连一片,一望无际;这一片大地,渗入了很多中国人的血,死于战乱的,是黎民百姓的中国人的血;直接死于战役的,是军人的中国人的血。”

  通过这样的环境描写,眼前已经呈现出华北平原的大片土地上种满了红高粱,他们在夕阳的衬托下发出血一般的颜色,与接下来的描述相得益彰,那就是1944年中国仍处于被日军侵略,千千万万的中国人牺牲了性命在奋死抵抗。

  而在太阳的描写中,“很沉”又“不情愿西坠”,我读出了文章的基调,那是沮丧中带着希望,在斡旋中一点点反抗的感觉,正如身处战争中的中国人。

  这样的环境描写既清楚交代了年代、季节、地点等常规描述,又烘托出了大时代背景下的气氛。

  曾经有人说过,不必过分解读作者的意思或是环境描写中是否言外有意,我认为倒是有必要的。“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”,虽然说感受不一定一致,但经典的文章魅力便在于此,就是总能在细节处读出些什么。

  (二)

  “一头小猪崽不合时宜地出现,一边喜悦地哼哼着,一边将嘴巴插入高粱堆里大快朵颐。”

  活灵活现地呈现出了一只小猪觅食的样子,描写生动形象,细细分析,这也有一种隐喻,那就是高粱地像中华大地上的百姓,如草芥一般轻贱,人们没有武器,粮食也不够,只能一再退让,这只小猪就像人群中单纯、热血的人,一旦被日本人发现,结局只有被宰割。

  在写作中,许多人都有和我一样的困惑,那就是如何转折,比如时间点换了,地点换了,或者要加入新的人物,在我们干巴巴的文章中,时常使用“第二天”,“后来”,“到了...时候”,“这时候...某某走来了”等来作为时间、空间和人物的转换。梁晓声老师的文章中,先用环境铺垫引出当时的社会环境,然后用一只小猪的形象将故事具体化,引出村民和日本人之间发生的故事,非常顺理成章地把我们的视线从大环境背景中带入到了故事情境中。

  当我们津津有味地阅读之后,才恍然明白,文章好看,不单单因为情节的扑朔迷离,它都是每个文字、每段描写起着鬼斧神工般的作用。

  (三)

  “十一月初,河北早早地下了一场大雪。雪下得那么早是多年没有的事。昼夜不断下了两整日。雪一停,气温骤降,寒冷了。一尺多厚的雪,使大地白茫茫一片,一里地开外走着的一个人,都能被别人望见得分明。麻雀蹦过的地方,田鼠兔子跑过的地方,在洁白如毡的雪面留下清楚的痕迹。”

  又一段环境描写,交代给读者,此时已是冬季。对雪的描写中,加入了动物的描述,使得文章并不枯燥。同时对风霜雨雪的刻画再一次引出大的社会背景,在欧洲战场,屡屡传来胜利的消息,对于中国来说大快人心。不禁让人想起“冬天来了,春天还会远吗”这句话,而雪的提前到来也意味着这个冬季显得格外漫长,这也许还是“黎明前的黑暗”,对于文章中描述的河北韩王村的村民来说,他们还不知道胜利的好消息,他们还在这“白茫茫”之中。

  无论什么,都在雪地上留下痕迹,更是衬托出没人逃得过历史的车轮。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,它推动革命者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,它也推动着侵略者走向灭亡,没人能躲得过,没有。

  《重生》中除了环境描写,对人物的刻画也非常深刻,非常建议想提高写作能力的学生来读一读,与此同时你可能会有更大的惊喜:你发现并不是所有的英雄都是都身披斗篷,并不是所有的英雄解决都是牺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