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> 社会

航拍:螯头塔下渔舟晚归 中宿居里守望古城

2016年10月14日 13:43 来源:清远日报   作者: 黄培

  9月20日下午5时许,58岁的何顺兴和老婆一起划着家中“祖传”的小木船,从山塘龙舟广场对面的码头下水,同住在船上的叔伯点头招呼,伴着船上飘起的炊烟,趁着天边烧红的云,船桨搅动水面,两夫妻北江之上打渔的时刻也正式开始。

  船上人家

  从龙舟广场望去,江面上遍布着大小船只。固定不动的水泥船上,三两房屋,外侧垒起灶台,趴在船头的狗懒散地盯着远方,偶尔冲岸上的脚步声吠几声;灰褐色木板小船透着年代感,随意上前询问,都是经历10多年风雨的老船只。船身记录着时间,也承载着疍家人的水上生活;竖起竹竿的船上搭着黑色塑料布,晒着金黄色鱼干,人们坐在船上,或是隔着水面同“邻居”聊天,背后是树木高耸的小岛,这里处处透着生活的味道。

  现在,这片水面上共漂着92条船只,其中不包括30多条未办证件船只,属于“水上村委会”清新区山塘镇渔业公司管理。他们世代居于龙舟广场附近码头。老一辈为谋生划船至珠三角撒网打鱼,休渔期再返回山塘。

  上世纪80年代初期,在父亲的带领下,何顺兴一家人上岸种田,他们是家族中首个上岸的一代人,也拥有第一座陆上房屋。而此前10多代人一直生活在水上,是地道疍家人。

  吃穿用均在水上。何顺兴记得,以前的疍家人生活条件并不好,常被岸上人看低。一家人更是挤在4平方左右的船中,家中若有儿子长大,便重新增加一条船。

  何顺兴从未远离北江,年轻打拼时为别人开挖沙船。带大孙子后,重新拾起家中船只,下午5点开船撒网,早上6点上岸,水上生活早已印在骨子里。守着北江水也守着家乡。

  守望家乡

  在中宿居出生的黄荣均是中宿居的“导游”。当何顺兴撒网捞鱼,回归水上生活,他则时常带着媒体、游客、投资人、专家们,一遍遍地讲述着中宿居内部的建筑和历史,有些旧时模样只存在于他的脑海中。

  中宿居原名中宿围,又叫城国村,位于龙颈圩东郊,占地约5平方公里,是清远黄姓的发祥地之一。

  整个村落以八卦象数设计,将原中宿居设计为一个“七星伴月,九曲回环水”的堪舆风水格局。村子北门门楼上麻石匾额上的“中宿居”清晰可见。村子内仍保留着数段以黄泥、粘土、碎沙石等混合而成的护城墙。在明代基础上重修的清代建筑泽荫亭,保存完整,背后供奉着“社稷之神”的神位,每逢春节、清明等传统节日,全村男女老少前来祭拜。

  中宿居从古中宿县治演变而来,还有幸成为隋朝政宾县的县治,先后被清新区人民政府、广东省文联评定为“政宾县遗址”和“广东省古村落”,是一个追溯清远历史时躲不开的地方,至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。

  黄荣均是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搬离中宿居,在附近建起小楼,但他从心里从未离开过故土。

  黄荣均与何顺兴一样,在守着家乡的文明和生活方式。

  历史与延续

  在北江与滨江交汇处,相传有鳌鱼吞噬过往船只,地方乡绅集资建鳌头塔,守护一方平安;至今有500多年历史的山塘燕尾龙舟,被评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,依旧是每年的盛事;保存完整的凤塱古村,被称为广东第一桥的普济桥,还有村民们筹资准备重修的三坑朱氏大祠堂,即是历史又是清新的地标。

  禾云镇“圆岗顶”“猫儿洗脸”两处新石器时代人类生活遗址的出土证明,早在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,这里已有先民栖息。禾楼歌、沙河雀笼工艺、三人燕尾龙舟、八音锣鼓、山塘腊味工艺、万兴貔貅狮舞等为清远市非物质文化遗产。

  与中宿居相邻的恒大皇马足球学校,以“振兴中国足球,培养足球明星”为办学目的,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认可为“最大的寄宿制足球学校”,如今也成为清新区的另一重要人文地标。新旧对望,也许他们正在创造历史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