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>

​与大桥“亲密接触”15年

2018年10月30日 16:32 来源:​大公报  作者: 方俊明

 

  图:一名男子手持自拍杆在自助通道过关\新华社

 

  24日,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。算起来,我与大桥“亲密接触”15年了。15年媒体工作足迹,见证大桥从无到有。从高处俯瞰伶仃洋,一条巨龙静卧碧波,它将伶仃洋东西两岸的城市群拉近到仅需半小时车程,此前车程长达4小时。

  2003年8月29日,“港珠澳大桥前期工作协调小组”第一次会议在广州召开。刚大学毕业不足两个月的我,与一班港媒同行“围上”三地政府代表“扑料”,从此这庞大工程便在我脑海打上深深烙印。

  在随后6年的採访中,我也见证了“四大焦点”的博弈:大桥着陆点(“单Y”一桥连港珠澳与“双Y”一桥连港深珠澳)、桥型线位(“北线”桥隧组合与“南线”全桥)、口岸模式(“一地三检”与“三地三检”)、融资模式。经过6年论证、84项专题研究,大桥从设想走向实操。

  2009年12月15日,大桥正式动工,在全球首创“化繁为简”的新模式。从桥墩到桥塔,从钢箱梁到隧道沉管,都由工厂大型预製,再通过大型施工装备、浮吊及船舶,将预製件运到海上,搭拼积木般组装成“钢铁巨龙”。

  大桥拥有世界最长沉管隧道,每一节标準沉管重达7.6万吨。採访中,第15节沉管的故事令我印象最为深刻,该节沉管的安装经历了3次出海,周期长达半年之久。曾经当沉管无法安装需要回运时,很多施工人员都哭了。也许正因为历经“千锤百炼”,沉管安装对接误差控制在2厘米以内,堪称世界最精準“深海之吻”。

  历经9年建设,港珠澳大桥既成为一部浓缩的“中国交通腾飞史”、亦是一座“世界技术高标”。时空之尺的变化,带给大湾区经济版图的影响,我们拭目以待! (记者 方俊明)